欢迎访问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团学之家
规章制度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规章制度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实施方案

更新时间:2015-04-20点击次数:681字号:T|T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积极推进和提高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充分利用和发挥学院教师教学科研资源,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结合学院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第二条 实施目的:倡导和鼓励学院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支持学生在科研中学习,使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为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建立良好的科研实践训练平台。

第三条 实施原则:引导激励,项目带动;教学相长,注重过程;梯队培养,合力推进。

第四条 学生科研创新团队面向全院教师及具有正式学籍,并有一定科研兴趣和创新能力的本科生、研究生开展。

第二章 组织机构

第五条 学院成立学生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指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主管教学副院长、主管研究生及科研副院长和主管学生工作的学院党委副书记任副组长,成员由专业教师和专职团干部组成,办公室设在学院团委,依托学院团委开展工作。

第六条 学院学生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指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

(一)制定学院学生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总体安排,规划设计;

(二)组织学生科研创新团队的申报评审、年度检查和目标考核、优秀团队和优秀指导老师评选等工作;

(三)指导与管理学生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强化过程管理,注重团队项目策划、课题申报、学术交流、成果申报等工作;

(四)监督、检查学生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进展、日常运行和经费使用等情况;

(五)统筹安排学术报告会、经验交流会、科研成果分享会等活动,加强学生科研创新团队之间相互交流。    

                             第三章 组织实施

第七条 学院按照“自愿申报,择优扶持,稳定建设,滚动发展”的原则,对学生科研创新团队进行建设、指导、管理。

第八条 学院40岁以下的硕导必须指导一个学生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其他凡有较为明确科研方向或研究课题,责任心强的老师均可以申报指导学生科研创新团队。

第九条 学生科研创新团队一般应按照“团队导师+研究生+本科生”的立体化培养模式,采取高低年级学生结合,跨专业、跨年级或跨学科联合组建的方式,以保证团队建设的长期性和可持续性。

第十条 学生科研创新团队应具备的条件:

(一)至少有一名教师参与,教师作为团队负责人,负责团队的建设及日常管理。一名指导教师原则上只能负责一个学术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和管理。

(二)团队成员应有合理的专业结构,主要骨干成员应具备勇于探索、善于创新和团结协作精神,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和学术发展潜力,研究工作已取得一定成绩。

(三)团队应具有相对集中的研究方向、共同关心的兴趣问题和良好的合作基础。

(四)团队成员按照“梯队培养、滚动发展”的原则,人数保持10人左右,每个成员只能参加一个团队。

(五)团队应有明确的建设目标和可操作的管理制度。

第十一条 学生申请参加学院学术科研创新团队须具备的条件:

(一)学习成绩优良,品学兼优,对科学研究有一定兴趣;

(二)能够保证开展课题研究所需的时间和精力,有初步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三)积极参与学术科技竞赛活动的学生或有特殊才能的学生。

第十二条 学生科研创新团队的主要任务:

(一)依托学院各类实验室及科研平台,围绕学校“本科生学术能力提升计划”和各类学科竞赛,引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不断培养学生的学术科研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力争产生优秀创新成果。

(二)通过培养训练,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力争在“创新杯”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蓝桥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学科专业竞赛中取得骄人的成绩。

(三)面向学院全体学生,定期举办学术报告会,介绍科研成果、分享科研体会;或者指导老师邀请校内外专家开展学术报告会,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受益、提高,营造良好的学术科研氛围



(文章发布:)
联系电话:0931-7971027
邮 箱:jsjxytw@126.com